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是指享有著作权的人,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及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一、自然人
自然人通过以下途径取得软件著作权主体资格:
1. 自行独立开发:自然人依靠自身具有的条件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即可成为该软件的著作权人。
2. 委托开发:自然人可以订立委托合同,委托他人开发软件,并在合同中约定软件著作权的归属。若约定软件著作权归委托人享有,则该自然人为著作权人。
3. 转让取得:自然人可以通过转让途径取得软件著作财产权主体资格,即成为软件权利的受让者。
4. 合作开发:自然人之间或与其他主体之间,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合作开发,由此产生的公民群体或者公民与其他主体共同成为计算机软件作品的著作权人。
5. 继承取得:根据《继承法》的规定(注:当前已失效,由《民法典》继承编替代相关规定),自然人可以通过继承取得软件著作财产权主体资格。
二、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法人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主体资格一般通过以下途径:
1. 法人组织开发:由法人组织并提供创作物质条件所实施的开发,并由法人承担社会责任的,法人为该软件的著作权人。
2. 合同关系取得:法人可以通过接受委托、转让等各种有效合同关系而取得著作权主体资格。
3. 主体变更:因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主体(法人)发生变更而依法成为著作权主体的,新的法人为著作权人。
法人作为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重要主体,通常具有资金来源丰富和科技人才众多的优势,能够组织较大规模的软件开发活动。
三、其他组织
其他组织是指除去法人以外的能够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其他民事主体,包括非法人单位、合作伙伴等。这些组织同样可以通过独立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方式取得软件著作权主体资格。
综上所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这些主体在享有著作权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